看到張八千元植大大描述的“嘉明湖單攻亂象”,覺得心痛這些年,我們所有人為山林開放、為鼓勵冒險運動…所做的努力。
(原文連結)👉 https://ppt.cc/f1Akjx
“冒險運動”之所以被提倡,是在於“掌控風險的能力,在心智、體能、技能上挑戰自己”,其中的精華就是“經由訓練、學習、準備去掌控風險”。不在於“有勇無謀”。
這就是為什麼Free solo 的Alex,經由一再的訓練達成壯舉,大家心服口服,絕不會有人説他運氣。但某個自己在大樓引體向上結果摔死的網紅,大家也只是當笑話看一樣。
元植好心的提醒大家準備事項了,但我想幫他把隱藏的話説明白一點。
📌單攻,要有基本體能,不是別人可以你就可以。
那種從黑走到白再到黑的,然後被山屋收留?根本就是早就計劃好找別人麻煩。這要説不是因為抽不到山屋所以故意讓山屋管理員不得不處理你們,我不相信。
為什麼不相信?
因為停損點呢?如果不是打山屋的主意,真不想造成別人麻煩,早該評估自己速度而撤退了。不要騙説到湖邊才發現時間不夠,就算沒去過嘉明湖,也知道這趟行程是來回吧,路程一半時間都不會算?
📌勇於嘗試很好,但要完整計劃,設定停損點。
停損點怎麼設?網絡上資料夠多吧,依照自己實際速度去計算,最後該回頭的時間。
不要藉口說你就是想嘗試挑戰自我的超過20小時以上高強度訓練。
一個連嘉明湖都黑到白再到黑的人(這路程走超過12小時就已經算很慢了),就如同一個連跑十公里都要花超過兩小時然後還得停下休息的人,結果跟你説他要跑超馬一樣…。
勉強拖完算幸運,但少說也會造成運動傷害、肌肉損傷。沒完成…那就叫做山難啦。
超馬好歹還可以説放棄就放棄,在山上你説放棄,誰把你弄下來?
📌裝備請帶齊全,無論單攻還是多天數登山,自己將自我裝備準備好,不是基本嗎?就算是台灣前幾名的野跑高手們,即使他們絕對能短時間來回,也都會帶基本裝備。如果有突發的任何意外拖累時間、突然變天…你憑甚麼覺得一定有人幫你或別人應該幫你?
小小野跑包也可以裝下很多東西,給大家我之前的裝備清單參考👇
https://ppt.cc/fTj0ex
當然如無線電、繩索等…許多裝備是因為身為一個看到不少玉山墜落案例的膽小領隊,為整個隊伍準備的,大家可以依照需求增減。
除了裝備,飲水、食物也是,要有能力照顧自己再上山,水量都估不好帶不夠,那就代表你沒能力單攻。
📌基本登山技能,例如:認地圖(手機地圖也是地圖,載具不同罷了。)、身體狀況評估、危機應變能力等…
就算你體能再好,也不代表可以忽視這些基本技能。原文中那位不會認路是free style的人…有能力才叫做free style好嗎?連路往哪裡走都不知道的,只是找地方free die吧!
🤷我們期望社會能推崇對“自我的挑戰”,這風氣會是自我成長很好的助力。
但並非推崇“自不量力”。
🙏請珍惜大家爭取而來的山林開放。
PS. 翻出一張第一次去嘉明湖的照片。
想當年還是大學小嫩嫩的我第一次“經過”嘉明湖。20公斤重裝,早上六點出發,重裝上向陽、三叉,中午11點半在湖邊吃午餐睡午覺。睡到三點再走去布新營地紮營。
從此以為嘉明湖就是中午就到了。直到畢業後接觸其他登山團體…才開闊了我的視野。現在又發現,這世界真是大不同阿!